“如何认定手机‘盗改销’中解锁账号密码行为罪名”


[IT搜购网 原创] 2019-05-31 15:25:20 编辑:

通过解锁ID账号密码、重新刷机的方式实现手机“盗改销”获利案件持续高发,不仅侵害了公民的财产权利,也严重影响了对于盗、抢手机案件的侦破、指控等司法活动的顺利进行。本期“实务·案例”围绕“如何认定手机‘盗改销’中解锁账号密码行为罪名”主题,选取典型案例,再现庭审控辩过程,并邀请专家进行点评,敬请关注。

主要研讨问题:

◎“盗改销”特定品牌手机犯罪中相关行为的罪名认定;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中“主观明知”的认定。

如何判断

需解锁手机为犯罪所得的主观明知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人民检察院

刘倩

基本案情:自2016年11月开始,被告人方某、罗某等为他人提供解锁某特定品牌手机ID账号密码的“业务”,其通过找人查询涉案手机事主联系方式、租赁钓鱼网站、购买规避杀毒软件识别的“跳转”网站服务,以钓鱼短信、邮件等方式解锁涉案手机ID密码,或者找他人帮助解锁疑难ID账号密码,以便使涉案手机解除ID账号设置,通过重新刷机的方式清空手机原所有人的相关ID账号设置、手机内信息,使得涉案手机重新进入流通市场,从而达到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的目的,各被告人涉案金额约1.4万余元至39万余元不等。被告人李某在明知方某等人利用钓鱼网站获取涉案手机事主的手机ID账号密码的情况下,仍为其提供钓鱼网站,非法收入20多万元。被告人许某为方某等20余名客户提供“跳转”技术服务,跳转技术可以使用户的钓鱼网页避开QQ邮箱等有关杀毒软件的拦截,从而顺利通过钓鱼网站获取涉案手机事主的ID账号密码,其非法收入约5万元。

要旨

本案中存在主犯目的行为与手段行为的牵连,从犯既是其自身行为的正犯又是主犯行为的帮助犯的想象竞合,应当按照处理牵连犯和想象竞合犯的处断原则,从一重论处。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要求行为人主观明知是犯罪所得而予以掩饰、隐瞒,判断主观明知除了根据被告人供述,还可以结合主观、客观证据进行推定。对涉案电子证据的提取,通过扣押、封存电子数据原始存储介质,计算电子数据完整性校验值,制作、封存电子数据备份,对相关提取活动进行录像等方式,确保电子数据的完整性。

指控与证明犯罪

审查起诉阶段:检察机关对以下证据进行重点审查:

一是证明被告人主观明知涉案手机系犯罪所得。被告人方某等人在收购、解锁某特定品牌手机时并不知道涉案手机的ID及密码,且解锁过程中通过发送诈骗短信、邮件,拨打诈骗电话等方式获取手机事主的ID密码,综合被告人从事手机收购、销售等行业的一般从业人员认知能力,获取ID及密码的行为方式等主、客观因素,可以认定被告人主观明知涉案手机系犯罪所得。

二是电子证据的收集提取是否具有程序合法性。本案中,公安机关对涉案电子证据的提取,通过扣押、封存电子数据原始存储介质,计算电子数据完整性校验值,制作、封存电子数据备份,对相关提取活动进行录像等方式,保护电子数据的完整性。同时,通过第三方鉴定机构对涉案电子数据的提取活动、完整性校验值等情况进行鉴定的方式,确保涉案电子数据的完整性。本案中电子证据的收集、提取、保存符合刑事诉讼法及《关于电子数据收集提取判断的规定》等程序规定。

经审查,被告人方某等明知涉案手机系犯罪所得,仍提供解锁手机ID账号密码服务,清空手机原所有人的相关ID账号设置、手机内信息,从而使得涉案手机重新进入二手流通市场,其行为符合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的构成要件,对方某等人以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提起公诉。被告人李某、许某明知方某等人实施违法犯罪活动,仍然提供钓鱼网站、跳转网站等技术服务,其行为构成提供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程序、工具罪,对李某、许某以提供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程序、工具罪提起公诉。

法庭调查阶段:公诉人在法庭讯问时,着重讯问各被告人实施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的具体方式、提供技术支持的具体方式,从事各自行业的时间长短,主观方面是否明知涉案手机系犯罪所得,共犯之间的联系方式以及涉案金额等。

对于指控的犯罪事实,公诉人出示了两组证据予以证明:

一是根据被告人的所属犯罪团伙不同,分别出示案件基本证据,包括被告人供述和辩解,各被告人的身份信息,提取、扣押各被告人赃物,电子数据(包括鉴定意见)、书证等证据;

二是个案证据,即以涉案手机被盗抢的被害人为单位,出示375名被害人陈述、书证、物证、电子资料等证据。

法庭辩论阶段:法庭辩论阶段,公诉人发表公诉意见后,辩护人发表辩护意见:

一是本案中的电子证据从提取到保存无法保证其完整性;

二是被告人对所解锁的手机为犯罪所得赃物的主观明知不明;

三是对被告人应当认定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而非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

公诉人针对辩护意见进行答辩:

第一,本案中电子证据的收集、提取、保存符合《关于电子数据收集提取判断的规定》的程序规定。本案中公安机关对涉案电子证据的提取,通过扣押、封存电子数据原始存储介质,计算电子数据完整性校验值,制作、封存电子数据备份,对相关提取活动进行录像等方式,保护电子数据的完整性。同时,通过第三方鉴定机构对涉案电子数据的提取活动、完整性校验值等情况进行鉴定的方式,确保涉案电子数据的完整性。

第二,被告人明知涉案手机系犯罪所得。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要求行为人主观明知是犯罪所得而予以掩饰、隐瞒,判断主观明知除了根据被告人供述,还可以结合主、客观证据进行主观推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洗钱等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条规定,判断“明知”应当结合被告人的认知能力,接触他人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情况,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种类、数额,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转换、转移方式以及被告人的供述等主、客观因素进行认定。该条即规定了可以结合主客观因素对被告人的“明知”进行推定。所谓主观推定,即根据现有事实,依照逻辑和经验法则,推定行为人对特定结果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是司法实践中判断主观明知的一种方式。本案中,被告人收购、解锁手机时并不知道涉案手机的ID及密码,且解锁过程中通过发送诈骗短信、邮件,拨打诈骗电话等方式获取手机事主的ID密码,综合被告人从事手机收购、销售等行业的一般从业人员认知能力,获取ID及密码的行为方式等主、客观因素,可以认定被告人主观明知涉案手机系犯罪所得。

第三,本案应当认定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本案中,被告人方某等人通过获取被盗抢手机所有人的ID账号密码的手段,达到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的目的,系手段行为和目的行为的牵连犯,应当择一重处罚。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两个罪名法定刑幅度基本相同,应当按照法益侵害严重程度认定涉案罪名,结合本案实际情况,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更能完整概括本案罪状特征,对整个犯罪行为的评价更为全面。因此,应认定被告人方某等人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

判决结果

2018年1月17日,法院作出一审判决,以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判处被告人方某等23人十一个月至三年零一个月不等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以提供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程序、工具罪判处被告人李某三年零一个月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以提供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程序、工具罪判处被告人许某三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一审判决后,多名被告人对于一审判决的量刑等问题提出上诉,2018年6月7日,二审法院作出终审裁定,维持原判。

典型意义

上述手机“盗改销”案件是通过对犯罪所得的某特定品牌手机进行解锁ID账号密码、重新刷机的方式,再次流入手机交易市场,从而达到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的目的并获取利益。近年来,某些使用封闭系统的特定品牌二手手机交易市场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地下产业链,导致相关的上游盗、抢犯罪案件持续高发,不仅侵害了公民的财产权利,也严重影响了对于盗、抢手机案件的侦破、指控等司法活动的顺利进行。确认定盗改销相关行为的罪名对于打击相关犯罪,保护公民财产权利,维护社会秩序,具有重要作用。

分享到:

频道精选

IT搜购网简介 | 广告服务 | 招聘 | IT搜购记事 | 站点地图 | 联系方式 | RSS订阅 | 猴科技
Copyright ©2005 - 2016 ITSOGO. All rights reserved. IT搜购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13010806号
禁止搜索引擎以外爬虫抓取